close

外人有個疑問:你說諸法無自性,諸法不可得。但是有過去,有現在,有未來

,從過去到現在,現在到未來。過去是已去,未來是未去,現在是去時,就是三世流轉。

  這是外人疑惑,什麼叫外人呢?外人不是外道,不入二諦理的叫外人。凡夫也 叫外人,小乘也叫外人,中乘也稱外人,大乘不入二諦理的,也是外人。

  這裏邊說出有兩個空來,一個是因緣空,一個是對待空。金剛經說,十方微塵 皆是假名,這是因緣空。這品說的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三世流轉,也是假名相續,是 對待空。因為說現在即非現在是名現在;說過去即非過去是名過去;說未來即非未來是名未來。

  先講過去,過去是現在未來形成的,有現在未來才有過去,沒有現在未來沒有 過去。那麼說就不對了,如果說有現在未來才有過去,第一個,過去為什麼不叫現 在,為什麼不叫未來。第二、那麼說起來,過去應該一半現在,一半未來。所以過 去沒有。

  現在也是一樣,有過去有未來才有現在。那麼現在應該叫過去,應該叫未來。 我們總不能說現在過去一半,未來一半。未來也是同樣的道理,由過去現在形成的

  這麼說起來,過去空的,現在空的,未來也空的。那麼說,過去是假名,說現 在,說未來也是假名。這麼說過去現在未來無性,所以經上說三世平等。這種說法 也是明空理,用什麼辦法明呢?用「對待空」。對待現在未來,過去空;對待過去 未來,現在空;對待過去現在,未來空,叫對待空。

 

 其實對待空就是因緣空,因緣空用來解釋什麼比較明白呢?十方世界、微塵,

無自性因緣生,空的,這個比較明白。這不是法有分別,隨眾生的根機而有分別。

  對待空,就是「依他起」空,這是唯識宗的一種名相。法依他起,怎麼依他起呢?過去依現在未來而起,現在依過去未來而起,未來依過去現在而起。你們要是懂的,只須費點腦筋就知道了。

  依他起和因緣空,是一樣的。依他起就是無自性,「無自性」唯識宗稱為圓成實。怎麼稱為圓成實?「圓」是圓滿,「成」是成就,「實」是實在的一切法性相。無自性,可以圓滿成就一切法性相稱為圓成實。圓成實是不是依他起?就是依他起;依他起是不是圓成實?就是圓成實。不可執為定法,無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  依他起就是圓成實,並不「定」是依他起;圓成實就是依他起,也不「定」是圓成實。如果你執著一定有依他起,一定有圓成實,那叫什麼?那唯識宗稱為遍計執。

 

【已去無有去 未去亦無去

   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無去】                     

 

  我們首先就要注意,這偈講的是什麼?這一偈講兩項假名:在時間方面,有過

去、未來、現在,由未來到現在,由現在到過去,可是這是假名相續。因為沒有未

來,沒有過去,沒有現在。過去是現在未來形成,如果沒有現在、沒有未來,過去

就沒有,空的。現在是對待過去未來形成,沒有過去沒有未來,也就沒有現在。未

來也是一樣,對待過去現在形成,沒有過去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。三世──過去、

未來、現在都是假名,沒有東西,所以假名相續。

  對法講,大至世界,小至微塵,都是假名存在,沒有實在的東西。因為世界和

微塵,也就是說「法」,這個法是由因緣所成,成之於因緣,所以法沒有自性,都

是因緣所現。沒有自性就空,所以法也是假名,假名存在。

  所以中論講過: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」既然是空的,所以法是假名。

金剛經也說,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三世不可得,說有三

世──假名。金剛經又說:「如來說世界,非世界是名世界。諸微塵,如來說非微 塵是名微塵。」都是假名世界,假名微塵。

  不過中論說的是有為法。法有兩種:有為、無為。無為沒有,他說的這個「因 緣所生法」皆是有為。有為法有三相,有生相,有滅相,有住相。生、住、滅三相 是有為法,生就是指未來到現在,他上面稱為「未去」;住就是現在,中論稱為「 去時」;滅是過去,中論稱為「已去」。總說起來相續假名,存在假名,都是假名 ,沒有東西。

  所以我們現在先要了解,如果你執著有「已去」,或有「已去法」,錯了!我 們現在眼見的,都是有為法,三界六道皆有為法,沒有。所以經上說,三界如空華 ,都是眾生迷惑執著。永嘉大師講:「迷時分明有六道,覺後空空無大千。」

  這一品開端,外人就問:你上面講觀因緣,說法無自性,求法不可得。可是事 實上,眼見有過去,眼見有現在,眼見有未來。由未來到現在,由現在到過去,這 裏邊應該有法啊!

  所以龍樹回答說:「已去無有去」。論文五字一句,他節省一個字,所以使大 家看了不明白。應該怎麼講?已去無有去「法」,未去也無去「法」。離已去未去 ,去時也無去「法」,這樣大家就清楚了!少用一個「法」,大家看他論文的後邊 就明白了。

  有的古德說龍樹的破有縱破、奪破,假設我們用奪破的話,就是三世假名皆空 ,法無性也空。已去空,法也空,所以「已去無有去」。未去假名相續空的,法也 是空的,所以說「未去亦無去」。去時是現在,假名相續,是空的,所以說法也是 空的,經文說去時也無去法。這個奪破,吉藏大師所說的。

  縱破,順著眾生說法破。說「已去」已經滅了,它就沒有去法;「未去」法還沒 生,所以沒有去法;離開已去未去,沒有現在,所以「去時」也沒有去法。

  我們再分析,在時間方面,我們說它對待空。對待現在未來才有過去,過去沒 有自性是空的;對待過去未來才有現在,現在沒有自性是空的;對待過去現在才有 未來,未來沒有自性是空的。都是歸入無自性,這和因緣空是一樣的。

  法是因緣所生,沒有自性。要是有自性,不必等因緣生了。所以對待空、因緣 空,實在說都是一樣。在方便說起來,說「時間」用對待空,說「法」用因緣空。

  因為世間人迷惑不知,認為法有自性。中國名家惠施,是名家鼻祖。惠施的書 ,被秦始皇燒掉了,看不到。從莊子歷物十義上,看到一點點,歷物十義上有一句 「至小無內謂之小一」,其實是錯誤的概念。用佛法衡量,不對的。至小無內,那 麼我問:無內之小有沒有?沒有的話,不要講了!你打妄語。如果至小無內,要是 有的話,就有十方:上方、下方、東西南北、四維方,我們稱為十方分。假使沒有 十方分,就沒有這個東西。有這個東西,一定有十方。假使至小要是有的話,可分 為十方,它能分為十方,為什麼說至小無內呢?

  同時還有一個道理,十方分拿出一方分來,如果有,還能分為十方,再拿一方 ,又能分為十方……,那怎麼能稱為至小呢?所以說,這是世間一般錯誤的觀念。

 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他這個偈頌,他這個偈頌五字一句,二十個字一偈。假使八 字一句,四八三十二,三十二個字是一偈。經上說一四句偈,就是三十二個字,最 多了。金剛經上說,一四句偈功德無量,就是說最少的部分就功德無量。

  我們說過,論先寫偈,後寫長行。中論的長行是別人寫的,如果我們把它加個 字,加上一個「法」字:已去無有去「法」,未去也無去「法」,離已去未去,去 時也無去「法」。

  他是「法」和「時間」相提並論,這一偈的意思,假設有人問:「有現在未來 過去,應該有法?」這一偈就答了。現在我們應該了解這一偈的意思了,再看下一 偈:

  【動處則有去 此中有去時

   非已去未去 是故去時去】

  如果我們知道假名──空,時間假名相續是空的,法也假名存在,空的。假使

會用奪破,一眼就看出不對來了。

  這偈應該說:「動處則有去法,此中有去時,非已去未去,是故去時有去法。 」這是外人問,這是難問。

  按縱破講,你說已去無有去法,已去已滅了,我承認。你說未去無有去法,未 去無生,我也承認。但是有動處,動是現象,這裏邊應該有去法,所以去時現在應 該有去法。

  世間法說動有兩種,移動和變動。其實是一種。我們說僅有移動,沒有變動。 因為看得見的是移動,看不見的是變動。那是怪你看不見,還是移動。假使沒有移 動,怎麼有變動呢?比如衣服不穿,鎖在箱櫃裏邊,若干年以後,衣服也會爛,我 們說它變動了,其實它還是移動啊!微細處,你看不見它移動就是了。

  因為變動、移動都是移動,我們就知道了,動是現象,有現象移動的,稱為動 。我們明瞭上面偈頌的話,就知道了,他有兩個執著。第一個有「法」,沒有法, 什麼是移動?第二個有時間,沒有時間,何時移動?所以說要是徹底明瞭上面的偈 頌,一眼就看見他的錯誤了。

  下面龍樹回答,我們看他怎麼回答:

  【云何於去時 而當有去法

   若離於去法 去時不可得】

  「云何於去時,而當有去法。」這偈頌就明白表示出來了,那個「去」是講去 法啊!怎麼會於去時,會有去法呢?

  「若離於去法,去時不可得。」「去時」是去法表現出來的,你說去時應該有 去法,這是說有兩個東西:一個是去時,世間法說就是時間;一個是去法,世間法 說就是空間。既然有兩個東西,去時可以單獨存在,去法也可以單獨存在。

  其實世間法把時間、空間分開,那是錯誤概念。時間就是空間,空間就是時間 。時間是空間的相續性,空間是時間的存在性。不相信,我們想一想,如果有一秒 鐘的相續時間,就是有空間,如果一秒鐘都不相續,沒有空間。

  反過來講,如果有一絲一毫的存在,就是時間。一絲一毫不存在,那有時間? 大家想一想,是不是時間和空間是一個啊?不過世間人不微細觀察不知道。

  既然時間和空間是一個,法和相續都是空的,空是一個,那你怎麼分別「於去 時有去法」呢?你誤解,錯誤的概念!所以他這一偈就說「云何於去時,而當有去 法?」明明把它分別兩個了嘛!

  「若離於去法,去時不可得。」要是沒有去法,怎麼叫去時呢?去時是去法表 現出來的,沒有去法,怎麼能表現去時呢?

  這種破,吉藏大師稱為縱破,因為下面還有奪破。我再重複一遍,時間相續是 假名,過去未來現在假名相續,因為過去沒有嘛!要是有過去,沒有現在沒有未來 也有過去,那過去是誰呢?現在也沒有,要是有現在,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也有現在 。未來更沒有了,要是有未來,沒有過去沒有現在也有未來,不合道理!所以過去 假名,現在假名,未來假名,三世相續都是假名。所以經上說:過去心不可得,現 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三世平等。

  法的存在,也是假名,因為法要是有,一定是因緣所生,因緣所生,沒有自性 。如果有自性,不必等因緣所生。既然沒有自性,所以法也是假名。套一句金剛經 講,說法即非法,是名法。所以說已去無有去法,未去也無去法,離已去未去,去 時也無去法。

  外人就問了:「已去未去無有去法,對!可是有動啊!動處則有去法。」

  我們拿以上的道理談談,他說動就是「法」動,錯了!法空的,沒有自性。動 有動時,亦錯了!時間是空的。所以這首偈,此中有去時有現在,我們一看就知道 他錯了。現在是過去未來形成的,沒有過去沒有未來,怎麼會有現在?所以他說「 非已去未去」,沒有已去未去,「是故去時去」,有去時有現在,錯了!既然沒有 已去,沒有未去,怎麼會有現在?

  所以第三頌回答「云何於去時」,怎會於去時,「而當有去法?」去時不可能 有去法,你這個意思是把去時、去法分開,它不能分開。「若離於去法,去時不可 得。」現在、去時,是去法表現出來的,沒有去法,誰表現去時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楚茜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